隔夜湿猫粮吃了会生病吗?
要区分一下概念,食物的好坏和新鲜程度是否有关,答案自然是肯定的,但这里所说的新鲜程度并非指刚刚制作完成的时候味道好、营养充分,而是说在食品制作完成后,经过一定时间,其营养价值是否在衰减。 显然,对于动物性蛋白来说,其新鲜的定义是有一定时间期限的,过了这个期限,其中的蛋白质就会逐渐丧失活性,营养价值也就降低了。 不过,对于植物性的碳水化合物,情况又要复杂些。虽然这些物质本身不耐储存,容易降解变质,但在制粮的过程中,很多原料都经过了浸泡、发酵等前处理过程,增加了碳水化合物的利用率,延长了储藏期,因此未用完的干谷物(如糙米、小麦、燕麦)存放几天并没有太大问题。 但如果是加了淀粉的配方,情况就要另当别论,例如常用的土豆粉、木薯淀粉,其中富含糖类,且加工过程中高温会破坏部分淀粉颗粒,为微生物提供了繁殖的营养基质,这样的配方可就不好说了……而添加量较大的豆类作为含碳水化合物较丰富的原料,在储存时也需注意防霉去霉。
回到问题本身,所谓的“隔夜”到底是多久呢?48小时还是72小时又或者更长时间,这段时间内环境温度又是多少呢?这些都是影响因素。 一般情况下,对于添加了足量油脂的配方,且气温较低的情况下,放两天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配方比较“清淡”,含油脂较少,天气又比较热,那最好还是不要拿自己的宠物做实验了! 总之,对于猫咪的主食罐头来说,只要保存方法得当,一般是可以放置一段时间的,但放置的前提是确保没有细菌等有害微生物的污染。
隔夜猫粮,如果变质发霉,是不能给猫咪继续吃,吃了会引起拉稀,肠道问题,如果有生病症状,还需要及时去医院检查。
变质猫粮的判断:
变质猫粮主要有两种形式:
第一种是粮头发霉。这通常是保存出了问题,比如猫粮已经开封后,没有及时倒入密封罐,而继续放在袋子口敞开的储粮桶里(猫粮袋子一般都不会特别结实,很多猫粮桶也都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密封),桶或袋口敞开后受潮导致发霉的几率会成倍增加。
有的朋友在桶内放了干燥剂(干燥剂本身一般无毒),如果干燥剂受潮或数量不够,也有可能导致猫粮受潮而发霉。霉变的猫粮在外观上很容易识别,一般在表面出现粉状粉末,多为黄绿色。
猫粮中的黄曲霉毒素对猫是有毒的,因此发霉的猫粮是肯定不能给猫吃的,铲屎官在猫咪吃猫粮过程中发现猫粮表面出现粉末,可采取如下处理方式:如果猫粮量多,将表层可能发霉的猫粮丢弃,下面的猫粮还是可以食用的;如果猫粮量少,建议全部丢弃。
第二种是粮肉变质。通常指肉包、有肉含量加馅的猫饼干变质。开封后的猫粮应该尽快食用,如果食用时间超过2周,猫粮内含有的肉包馅料可能出现变质(未开封的则不存在此类情况)。变质初期,一般会有比较重的腌肉味或鱼腥味,接近腐败或腐败后,会有臭味等异味产生。此类猫粮是不能给猫食用,特别是接近腐败或腐败后的猫粮。
在猫咪吃猫粮过程中发现猫粮肉包变质,可采取如下处理方式:开封后食用超过2周的,如果发现有较浓的咸鱼味、腌肉味等气味产生,最好不要给猫吃;开封后食用超过2周,如果在存储过程中没有采取防潮措施(如倒入密封罐),发现肉包表面有水分存在或者肉包有异味、变软,也是不能给猫吃的,最好全部倒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