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鱼容易得什么病?

阴玲琛阴玲琛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热带鱼很容易感染疾病,而且大部分热带鱼疾病是无法自愈的,需要药物治疗才能痊愈! 那么热带鱼最容易得的疾病有哪些呢? 水霉病又称白毛病,是由水中有害微生物感染鱼体皮肤引起的疾病。常见鱼体表面或鳍条上有白色菌丝状物附着(如下图),严重时菌丝侵入皮肤内部,致使皮肤组织发炎、坏死,产生溃烂伤口。如果处理不及时,会加速鱼的死亡。

治疗方法: (1)及时换掉鱼缸里的部分水体,减少细菌数量;

(2)在鱼缸水中添加适量食盐,浓度5‰-7‰,有消炎杀菌作用,对白病的治疗有很好的效果;

(3)用高锰酸钾溶液洗浴患处,然后涂抹红霉素软膏等抗生素药物,每天一次,连续4-5次;

(4)对于病情严重的鱼应及时隔离,以防传染其他健康鱼。

疾病预防: 注意保持鱼缸清洁,定期更换新水;发现病鱼要及时隔离,并彻底消毒; 已患有白病的鱼应及时治疗,以免病情加重; 对于体质较差的热带鱼应注意加强营养,增强抵抗力,这有利于疾病的预防。 在给鱼治疗期间,最好暂停投喂,以防止因喂食而使得寄生虫再次扩散至全身。待鱼完全康复后,再恢复投喂。

2、烂尾病 热带鱼的尾巴和下肢非常容易出现问题,一旦细菌感染就容易导致出现烂尾病。 患病初期,鱼的尾巴和下肢部位出现局部红肿,并有红色绒毛状分泌物,随着病情恶化,这些病变的皮肤会逐渐脱落,严重者整个尾部甚至四肢都会变黑,最后脱落。如果没有得到治疗,会导致感染细菌死亡。

治疗方法: 根据病因,可采用低浓度的碘剂(含碘片)浸泡患部,或者用10%的盐酸小檗碱液浸泡病灶处,每次5~10分钟。也可涂红汞药水,进行简单治疗。 如果以上方法不能治愈,则需要将病鱼放入含有适当抗生素的水里,如青霉素、氯霉素等,进行药浴治疗。但进行药浴前,应详细阅读药品使用说明,避免造成药浴失败。

疾病预防: 注意保持鱼缸的清洁卫生,尤其是投放的新水草,应当充分清洗和消毒。

发病原因主要是因为水质恶化,因此应该定期更换新水,保持水的洁净。 另外,不要过度投饲,防止粪便污染水质。

3、肠炎病 由于热带鱼属于杂食动物,因而容易引起肠炎病。当鱼食用了不洁的食物,感染了寄生虫,或摄入了过量食物,都可能引起肠炎病。 急性肠炎病的主要症状为:病鱼食欲减退,体态消瘦,腹腔内有大量积液,肠道松弛,肛门突出。

慢性肠炎病的主要症状为:病鱼进食停止,体型逐渐消瘦,腹部膨胀,肠内充满气体,腹泻,排黑褐色的水样便,严重时身体失去平衡,四肢痉挛,腹部凹陷,肛门严重松弛,随时都有可能死亡。

治疗方法: (1)用浓度较高的食盐溶液对病鱼进行洗浴,每次15分钟左右。 (2)在鱼缸中均匀散布抗生素类药物,比如土霉素、呋喃唑酮等,用药剂量参照说明书,切勿随意增加药物的剂量。

疾病预防: 注意保持鱼缸内的食物新鲜,及时清理食物残渣,防止细菌感染; 新买的鱼要经充分洗刷后才能进入鱼缸,因为鱼店为了运输方便,往往会将购买的新鱼放在经过处理的清水里。

甘克生甘克生优质答主

寄生虫病

寄生虫病往往暴发突然、传染性强、致死率高,是淡水热带鱼养殖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疾病。因为温度较高,寄生虫也特别活跃,通常以吸盘吸附在鱼体表,摄取鱼体营养与分泌物,导致病鱼食欲减退,游动失常,呼吸急促,黏液分泌过多,最终衰竭而死。

患病初期,如果能及时治疗,可用每升水含3毫克的呋喃唑酮药液浸洗4小时即可;或者用每升水含0.05毫克的新洁尔灭浸洗20分钟;也可将患病热带鱼移入30℃左右的水温中,每升水中加入20毫克食盐,浸洗15分钟。一般治疗1~2次,隔天进行,可收到理想效果。

水霉病

患病热带鱼是在体表受伤的创口处寄生了水霉菌,肉眼可见到如棉花状的白色菌丝布于创口表面,病鱼呆滞、消瘦。可用每升水含0.1毫克的食盐水加小苏打0.1~0.3毫克浸洗病鱼5分钟,或者采用每升水含0.05毫克的呋喃唑酮浸洗30分钟,治疗时长数天,一般隔天再反复用药一次,即可控制该病。

烂鳍病

鱼体与缸底摩擦受伤等原因都可引发烂鳍病。患病初期病鱼尾、鳍基部位发炎充血,其上有小白点或白絮状物,随后肉质坏死,鳍条末端腐烂缺损,最后使鳍条缩短,游动失去平衡而死。

治疗时先打捞出病鱼,再用20%的食盐水消毒处理伤口后放入水温比原水缸高出4℃的水中饲养,之后再用每升水加1克的福尔马林,浸洗4~8小时。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