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鱼缸过滤怎么放?
我做过两个热带鱼缸,一个1.2*0.6*0.4米的,一个1.5*1.2*0.75米的。 首先,明确一点,任何物理或者化学方法并不能完全清除水中所有的杂质和有害物质!这些设备只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真正的消化分解工作还是要靠缸内的微生物来完成。 所以,我们只要保证这些设备运转正常,不造成细菌滋生就好了。 而生物手段才是解决水脏问题的根本所在。在鱼缸中建立良好的生态循环系统是关键。
我的经验是:鱼只+植物+虾蟹+滤棉=干净的水 我们先来说说热带鱼缸常用的过滤方式有哪些吧。 上滤 这种形式的过滤器通过鱼缸上面的溢流口出水,由上面的滤槽过滤然后从底部进入鱼缸。水流一般比较缓慢,有利于硝化细菌的增殖,比较适合养小型热带鱼类,如孔雀鱼、红绿灯等。
下滤 下滤的过滤器通过在鱼缸下面进水,再经过底部的滤槽进行过滤,最后由溢流口排出。这样的设计可以减少水中的悬浮物,适合养体型比较大一点的热带鱼,如水族箱里常见的地图鱼、罗汉鱼等。还有养水草的鱼缸一般都是采用的下滤的形式。因为水草的光合作用需要充足的灯光照射,而下滤可以把缸底遮挡住的灯具照亮,满足水草光合作用的需要。同时,下滤形成的流水效果也会增加水草周围的溶氧量。让水草可以更加茂盛。
外挂过滤盒(桶) 这种形式我自己在使用,感觉效果不错。用一个空的饮料瓶盖上盖子,用剪刀剪去上面一部分作为集液袋,然后套上一个塑料袋充当棉垫,就制成了一个简易的外挂过滤装置了。然后把过滤桶放在上面就可以了。
利用瓶子可伸缩的特性,我们还可以根据鱼的数量和水体的大小来调节过滤面积的大小。非常方便。
以上只是对常见过滤方式的介绍,实际上各种过滤方式都有其优缺点。 比如上滤需要占用上方的空间。如果空间有限制的话就不能使用了。
下滤虽然可以减少对鱼直接冲击的水流,但是下滤形成的底部循环会造成水草的根系缠绕,对于水草的生长也有一定影响。 如果养鱼新手刚开始养热带鱼的话个人建议最好还是用上滤的方式。
因为上滤可以在短时间内建立起硝化细菌体系,硝化细菌体系建立后就可以达到净水的目的啦。而新买的鱼本身的带菌量和水中原有的菌量都是比较高的。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和环境条件的改善才能建立起完整的硝化细菌体系。所以刚开始的时候,每天换掉一半的水用来冲洗滤材、调节水温也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