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犬换牙是先换门齿吗?
不是的,先换乳牙再换恒牙! 狗狗的牙齿分乳牙和恒牙2类。出生后的4-10周,乳牙开始脱落,长出恒牙;3个月大的时候,恒牙全部长出,共28颗。(有1颗犬齿会被包裹在牙龈组织内,直到6个月才长出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牙齿会磨耗、缺失或自然替换。有些牙齿可能会因为感染而脱落。
当发现小狗的牙齿掉了一颗,主人应该注意观察剩余的牙齿。如果剩余牙齿的健康状况比较差,应该及时带爱宠看医生。另外,也应该注意观察一下其他牙齿有没有松动、掉落的情况,如有,需要立即就诊。 如果只是简单的牙齿脱落,没有感染情况,那么狗狗不会很痛苦。但如果有感染症状,比如牙齿疼痛、发炎等,狗狗会显得烦躁不安,不愿意进食。
为了狗狗的幸福,请及时为它处理失牙问题。如果因年龄增长或者疾病等因素,必须拔除患牙时,请带爱犬到专业动物医院进行处理。这样既能防止牙齿感染的恶化,又能让狗狗舒服地生活。 一般情况下,除非更换的牙齿属于异常牙齿(如尖牙),是不需要用特定的器械来替犬拔出异齿的,只要施力恰当,操作正确,都是完全可以成功的。
幼犬3~5周龄时,最先长出的犬齿是乳齿,在出生后8周内都属于正常。之后臼齿和门齿陆续生长出来。一般在出生后4个月,1~2周内,恒齿开始长出,生长的顺序是门齿-前臼齿-臼齿-犬齿。犬齿有时会在门齿长出之后,前臼齿在犬齿长出之前长出来。幼犬7个月大时应全部换好,换牙过程大约为4个月。若8周还没开始生长牙齿,或是12周还没全部长齐,就得去看兽医。
幼齿在恒齿长出来之后一段时间慢慢被推掉。有时恒齿在未掉乳齿的内侧或外侧长出,导致恒齿错位,犬嘴变形,甚至影响进食,此时需拔掉乳齿。通常犬的乳齿比较小,掉在饭碗、地毯上不易察觉,所以要定期查看犬齿。有时乳齿不脱落,犬嘴里有新长恒齿,而老牙未掉,犬嘴感觉有些不对称。如果乳牙没掉,新牙从后面、旁边长出来,那么应该请兽医拔掉乳牙,否则犬在吃东西时可能会遇到困难。犬在5到6月龄期间通常在换牙期。在换牙期间犬通常会有一些不适感,例如流口水、行为烦躁、口齿不灵活、甚至口内流血,这些都是正常的。建议日常中准备一些冻过的咬咬棒之类的东西让狗啃(这样可以减轻不适感)而不要给骨头。
有的狗是到了6,7个月的时候还在换牙期。有的狗掉的牙齿多,有的少。总之,到了换牙期要特别注意口腔卫生的护理。因为掉牙后牙缝大,容易被食物残渣玷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