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龙品种怎么分?
这个问题好,我作为红龙爱好者来分享一下红龙的颜色分类 首先明确一点,在自然状态下(没有人工光照),所有的蜥蜴颜色都偏暗沉,比如下面这图是野生缅甸虎纹陆龟的颜色,非常暗,和养在室内光线的陆龟差别非常大 而红龙则是在淡色底色的基础上,再覆盖上一层红色的纹理,这层红色的具体形状和分布密度有较大的个体差异,所以不同地区、不同养殖场或者饲养者之间的红龙会有比较明显的区别,就像虎斑猫一样,虽然都是虎斑,但是花纹形态各有不同 而红龙最好的颜色状态应该是有清晰的红色纹理,颜色分布均匀,过度自然。
不过实际上大部分时间我们看到的水槽里养的或是图片中拍摄的红龙其实都不符合上述最好状态的标准,因为这需要红龙的底色是淡色(白色、米黄等色)并且身体较为透明,同时上面能覆盖一层均匀的红色纹理,这种基础上的红色纹理其实是一种过度色调,看起来不会很突兀,反而有些协调 但大部分情况下我们见到的红龙颜色都不是这样完美的,原因如下:
1. 种源问题 很多养殖的红龙颜色不漂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种源的问题,也就是公龙的性腺没有充分发育,产生的红色色素细胞不够多,导致母红龙身上覆盖的橙色或红色绒毛颜色很淡,而且分布不均匀,看起来就很不好看。 当然,如果公龙性腺完全发育的话,产生大量红色素,身上的毛会变成鲜艳的红色,这样的红龙颜色会极端夸张,看起来就不太像野生蜥蜴了,有点像宠物蜥蜴。 所以要想得到理想中的颜色,就需要挑选身上覆盖红色纹理均匀的公龙配育成期的母红龙。
2. 光照问题 在自然状态下,阳光照射的时间长短和强度都会影响蜥蜴表面的色素沉淀,而人为光源则会完全改变蜥蜴的颜色,使它们身上覆盖着类似太阳镜的阴影,从而失去了自然光泽。 例如,把陆龟放在没有光线射入的地方3个小时之后拿出来,它们的表面会重新出现自然的光泽;同样,把蛇放在没有亮光的盒子里10天左右,它们身上的鳞片也会恢复自然亮度。 因此要得到接近大自然中红龙颜色状态,就必须避免长期的人工光照。
3. 食物问题 我见过有的人为了培养全红龙而只给红龙喂胡萝卜等有色蔬菜,结果越养越差,因为人工食物里的色素是不稳定的,容易氧化,会导致皮肤色素沉淀,从而使红龙变色。正确的饮食应该是荤素搭配,蛋白质与纤维素都包含在内。(关于食物的问题我之前专门写过文章,这里不再赘述) 另外,在繁殖时,公龙母龙也要营养跟得上,否则生的宝宝也可能是个小丑八怪……
4. 基因问题 如果以上都做到了,但还是得不到理想中的红龙颜色,那就只能归结于基因问题了。虽然不同地区、不同养殖场甚至不同个体间的红龙颜色有一定的差异,但这个颜色差异并不是无限大的。 也就是说,只要掌握了上面几个因素,基本上就可以控制红龙的颜色了。至于极限竞技场里面的那些色彩斑斓的“彩虹龙”,那只是为了观赏性和独特性而故意培育成的异变品种,他们在遗传上并没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