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暖气比熊会掉毛吗?
会的,还会干裂、流鼻血! 作为南方人,很早就听过「暖宝宝」这个神器的存在,但是一直没有机会亲身体验,直到今年立冬前后在北方某高校读研的室友强烈安利下,才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买回来一袋。 说实在的,起初真正打动我的并不是它的制暖效果(毕竟南方没有集中供暖的习惯,所以最初我对「暖宝宝」的效果并没有什么期待),而是它那“自发热”的宣传点恰好可以解决我卧室常年关不上的窗户的漏风问题,以及“即撕即贴”的操作方式能够极大节省我的操作时间——要知道,对于每天早上闹钟响了就立马跑着抢公交的我来说,多睡一分钟都是宝贵的…… 就这样,在我室友热心帮助下,房间门口的位置被完美地“占领”了。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了:早上6点半,天还没完全亮,窗外冷风嗖嗖,而寝室里已经可以穿短袖了(其实就10℃左右吧……)
为了更直观地展现效果,我们在床头分别放置了一个温度计,开启「暖宝宝」之后,室温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上升,大概5分钟左右就达到了设定的28℃,个人体感温度大约33℃,此时室外气温约-7℃。 不过,虽然「暖宝宝」初体验效果满分,但使用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 使用面积较小:由于“暖宝宝”的发热区域仅限于覆盖的表面,因此如果要实现整个房间的制暖,所需要购买的尺寸就必须得是房间面积的4倍左右; 2. 安全性差:在使用过程我注意到一个细节,那就是当“暖宝宝”的温度达到设定值后,设备内部会有一个温控开关自动切断电源,避免温度持续过高造成危险。然而!这并没有消除所担心的问题——在设备持续运行的过程中,我看到靠近出风口的地方有一层薄薄的灰,且从外表面看去似乎有一些线路都出现了微微发烫的情况。 另外,据我所知“暖宝宝”在工作时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并不比空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