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怎么感染绦虫?
感染方式主要为两种,一种是食入绦虫的中间宿主携带的幼虫而感染;另一种方式是误食感染了绦虫的跳蚤感染。第一种常见于犬猫,偶发于人。第二种常见于猫、人。
绦虫病并非高度危险的疾病,但是感染绦虫后,宠物猫会有拉稀,腹痛,消瘦、贫血等症状,并且感染绦虫也会影响宠物猫的美观,所以还是应该尽量避免的。如果发现宠物猫感染了绦虫,也应尽快治疗,以免绦虫寄生在猫的小肠内掠取营养过多,影响猫的健康。
其实我们身边感染绦虫的猫是比较常见的,但是由于绦虫比较容易治疗,使用普通的广谱的体内驱虫药即可杀灭绦虫。通常猫感染绦虫后,主人很容易发现,因为绦虫的成虫会随粪便排出体外。绦虫的成虫分头节、颈节和多节的虫体,我们通常在猫的肛周看到白色的片状的、像米粒连成的虫子,有扁平感,那就是绦虫。绦虫长大后,头节会从所在的小肠上脱落,虫体随之排出体外。
绦虫头节上具有顶突和小钩,吸附在小肠的粘膜组织上,掠取营养。
通常感染绦虫的初期,猫的食欲还会增加,后期,如果感染得比较多,长期寄生,掠取的营养超出一定限度,猫的毛会变得粗糙无光泽、消瘦,贫血、腹痛、拉稀,当我们看到宠物猫感染了绦虫后,应带宠物猫到附近的宠物医院注射药物。
市面上驱绦虫的药物很多,宠物用的驱绦虫的药物常见的有:犬用:汪想、爱沃克、大宠爱、拜宠爽,博来恩;猫用:妙宁,大宠爱,拜宠爽、博来恩。人体用的有吡喹酮片剂(如海群生)、阿苯达唑片剂(如达力 comm )。 通常给动物注射完第一次驱虫药后,间隔三周左右再注射一次,是比较保险的,因为绦虫的虫卵在排出体外后,又有可能再次通过误食感染绦虫跳蚤而再次感染绦虫,间隔三周是为了防止误食绦虫跳蚤而感染绦虫,因为绦虫的跳蚤感染后,需要经过一个生长发育的过程后才有可能进入猫的身体。
人类感染绦虫病多为弓形虫绦虫、曼氏迭宫绦虫(其幼虫为广州管圆线虫)、细粒棘球绦虫、牛肉绦虫和猪肉绦虫。人类感染绦虫常见途径为:一:生食或者食用未煮熟煮透的患有绦虫病的牛肉、猪肉及“米猪肉”。二、生食或者未熟透的淡水鱼虾、蛙类。三是吃了感染了绦虫的跳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