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3只能合笼吗?

经漫格经漫格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不是的。兔子的品种、年龄和个体差异的不同,需喂养的兔子也不相同。例如,幼年的兔、发情期中的兔及怀胎的母兔等,它们的饲养管理就要特别仔细和谨慎。

一、饲养的管理

一般公兔体重4.5~5.0公斤,母兔4~4.5公斤就可以交配繁殖。饲养兔子要按不同阶段决定喂给不同质量的饲料。如幼兔料,生长发育期兔料,母兔料和青年兔料。要定期调节兔饲料的配制,一般每周换一次日粮。水要用洁净的自来水,不得掺有任何杂味,如放了水不久就变味或变臭了,应重新更换,不要勉强使用。夏天饮水要多,冬天饮水要少,气温高饮多些,气温低饮少些。兔的饲料要多样化,饲料用具要卫生,定期洗刷食具、饲养工具。喂兔要定时定量。每天一般喂3次,每次拌饲料15~20克。幼兔喂少量嫩草干草或草粉。成年兔每天要补充 10~12个小时的光照,使兔生长发育更好,生产性能更高。

根据兔的生长发育,可分为幼兔、成年兔和老兔。

幼兔是指3个月以下的兔,由于它们的消化器官发育还不完全,所以需要饲喂营养价值高的精饲料。其配比为:粮食25%、草粉30%、大豆粉15%、草炭10%、骨粉3%、木炭1%和食盐1%,另加适量维生素。

成年兔是指3个月以上的兔,它们消化器官已基本发育完全,所以应喂营养价值中等的颗粒饲料。其配比为:粮食50%、豆饼15%、草粉20%、骨粉3%、草炭10%和木炭1%。另外,还必须每日补喂15~20克干草,以确保消化正常运转,并防止胃肠炎的发生。

老兔是指成年后的兔,由于它们在长年累月的繁殖、孕仔、哺乳过程中,消耗了大量体力和精力,所以应饲喂营养价值低的粗饲料。其饲料配比为:粮食10%、豆饼20%、草粉50%、骨粉3%、草炭10%、木炭1%。

种公兔和母兔由于常年配种,消耗了大量的体力和精子、卵子,所以,除喂粗饲料外,每周应添加2~3次鸡蛋、红糖、葡萄糖等营养丰富的食物进行调养和补充营养。

二、要分群管理

不同性别的幼兔由于性情不同,生活习性不同,要分笼饲养,同群饲养易咬头、咬耳、打群架,互相争夺食品,影响生长发育,甚至造成死亡。公母兔要分别饲养,不要混养在一起,特别是在配种前,如将公母兔混养在一起,公兔就会因争雌而发生咬头、咬耳和互相撕扯,严重时造成相互死亡。

母兔的繁殖性能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营养管理的好坏对提高其繁殖性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营养管理包括饲料管理和饲养水平的管理,而兔舍环境条件的好坏对养兔生产也有着显著的影响。兔是一种草食家畜,所需营养与家畜相比更依赖于饲料,所以对饲料的要求非常高,饲养管理是否细致直接关系到家兔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性能。

母兔饲养要注意这几个关键点

科学选择品种。不同品种的家兔对当地环境与饲料的适应能力是不同的,一般本地品种具有对当地生态环境与饲料适应性好的优点,能更好地生长与利用当地饲料,应大力发展本地优良品种;引进品种应考虑品种的优良特性与当地生态环境与饲料的适应性;杂交品种应考虑杂交优势与适应性。

提高饲料的营养水平,尤其是粗饲料的合理饲喂。一是要根据不同品种的营养需要特点与饲料的营养价值,合理配制日粮;二是合理加工调制饲料,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如青粗料先切短再饲喂,青料晒制或氨化时饲喂及青玉米等籽实饲料等饲喂,适当补喂矿物质与维生素,合理饲喂蛋白质饲料,要合理配种,以保证蛋白质和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达到平衡。三是饲料与牧草的合理搭配,因地制宜地选择牧草或作物秸秆、饲料作物种植;不同作物之间搭配种植;同一作物在不同地区、季节品种的选择;不同耕作方式等;四是合理利用饲用作物与牧草,提高饲用品质与产量;五要根据不同养兔地区与不同兔场,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饲用或牧草种植方式。

保证兔舍条件温暖、干净、干燥、空气新鲜和卫生,防止寄生虫与传染疾病的发生。家兔是一种被毛紧密的草食家畜,而且家兔的呼吸代谢与体温调节机能不及反刍家畜,抗寒能力较弱,故兔场与兔舍的环境与温度管理要特别注意,尤其是冬季饲养管理要注意防寒措施与保温和环境温度。饲养密度要适宜、卫生清洁、饲养用具与设施安全,不污与卫生消毒,不喂有毒与变质饲料。

保证充足、新鲜、清洁的饮水与适当的喂饲,保证家兔正常生长发育,防止突然改变饲料、环境条件、采食不足,防止消化不良、采食异常。家兔的肠道比较柔软,草食性家畜更易积食,所以要保证家兔粮的充足供应与饲料搭配,营养全面均衡,饲养符合兔的原料要清洗并少吃多餐,建议养兔场与养殖专业户、养殖专业户、规模养兔饲养户等不要同时使用几种饲料,防止相互污染与串喂,特别是蔬菜等与草粉之类的原料,水分超标后要及时清运,最好是每日2、3次,如果饲料补充器喂,,180天幼兔每天喂5次以上。不要使用街头处买而来的潲水饲料、腐畜饲料,变质饲料,要防制饲料发霉、霉变。水污饮用,清水每二、3次更换1次、残食物尚且需要挑选料。

经常观察兔的精神,及时清除拉稀的粪便,收益,做好疾病、新购幼兔,先行饮食,逐渐恢复消化。

饲养管理包括选择饲料和喂养方法、饲养程序、数量、比例、卫生、环境控制、温度、及时淘汰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