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得狗瘟吃什么药?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什么是狗瘟热,以及如何治疗,以减少狗狗患病几率。
狗瘟热是一种有很强的传染性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死亡率很高,发病初期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废绝,眼鼻口水分泌,呕吐腹泻,呼吸困难,发出呼吸困难音,舌红,烂胃,咽部肿胀,口腔中有坏死组织,或有咳痰声音。病后期,病犬高度脱水,视力模糊,呼吸困难,高热,皮肤贫血,干燥无弹性。
狗瘟热主要侵害犬,除犬以外的很多动物也可患病。本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每年4-7月份为流行期。以未免疫过疫苗,又未能防治感染,或免疫后抵抗力不好的病犬,容易感染发病。
抗毒灵片:口服,每次四片,每日三次。
板蓝根冲剂:每次一包,每日两次。
狗瘟温热散:每次1袋,每日2次。
上述三种药物为辅助治疗。
治疗原则:防止病毒入侵、增强机体免疫力、抗菌、抗病毒、对症、治疗。
采取特定的对策:为预防本病,尚无疫苗种类投入使用,尚未研制出预防病毒口服剂,对患过本病的狗,应当将其鼻腔或口腔分泌物进行培养消毒,经过2周以上,才可允许和其他狗接触。
扩展阅读:什么是狗瘟
狗瘟热(Caninaden-titimufum),它是由疱疹病毒科、病毒病学、流行性狂犬病和细小病毒科、病毒病学、病毒性肠炎等构成的。狗瘟热在祖国医学中属于热证、瘟病、狂犬病等范畴。
各种年龄段的狗都可能患本病,尤其集中见于3月龄至5岁左右的狗,无论是土狗(串串),还是名贵纯种狗都可能感染,但并不表现为同一种型。本病主要侵害神经、消化、心肌、泌尿、视觉器官等,临床上表现为高热、咳嗽、呕吐、腹泻、形成栓塞等症。临床上又分为三期:发热期、减弱期、休克或麻痹期。
发热期
病初体温升高,持续1-3天,以后逐步降。体温正常或略高。病程持续2-4周。发热期以突然发病,高热,呼吸困难,严重脱水,严重拒食,大便硬结实或腹泻,有频率或不规律的咳嗽,鼻流水样分泌物,或兼有其他并发症为特征。
减弱期
热程中间或少见,病犬体温偏低,呼吸速度加快,咳嗽减少,食欲不振,粪、尿不清,结膜苍白,鼻眼有分泌物。此期往往不易引起重视,误认为是“感冒”或“肠炎”。病程持续2-4周。
休克或麻痹期
最多见于5-9月炎热季节。临床出现严重脱水、体弱、呼吸困难、循环衰竭、抽搐、昏迷、肛门松弛、肌无力和麻痹。病程不超过2天。有时病犬出血性腹泻、呕吐,也可不动不食,处于休克和麻痹状态。此期病程短暂,死亡率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