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包虫病怎么传染?
包虫病是由绦虫寄生在宿主肠内所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危害犬、猫等动物。根据寄生的部位,可分为胃型(幼虫寄生于消化道)和肠道型(幼虫直接生活在肠道里)。 虫体较大,呈圆筒状,白色半透明或乳白色,有伸缩性,两端各有一个椭圆形的大钩。
成虫在消化道内可以自行消化、吸收营养并繁殖后代,虫体不断伸长,当长到一定程度时,虫体前部的幼虫发育成熟,从虫体前端吐出。这时,若虫体被吞进蛔目的蛔科动物胃肠中,则可以在其中发育为较大的成虫;若是被吞入蝇目的一些动物胃肠中,则可能发育为较小的成虫。
由于蛔纲种类很多,分布也很广,即使犬、猫不外出,不接触其他动物,同样有可能感染上这种寄生虫。 人也会因间接接触感染而感染此病。 当人体接触了含有包虫卵的土地,再接触到眼睛、口腔等部位时,就有可能造成感染。
例如,在牧区生活中,由于牛羊等反刍兽经常会舔舐人类的手脚,又由于它们体内可能存在包虫虫体,而人类皮肤又常有破损,就更容易感染。 另外,人吃了未煮熟的含有包虫卵的食物也有可能患此病。虽然人不是包虫的自然适宜宿主,但是人在特定的条件下也可以成为包虫的中间宿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