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版巴哥有什么特征?
雕版画,也叫刻版画、刻纸等 是一种古老又常见的印刷工艺。 它以绘画为基础,先在木板上画出图案的底稿,再通过刀在木板上面雕刻出图样,刷上墨汁,利用压力的原理使纸张粘贴到板子上进行印制。 由于雕版画的制作过程与手工刺绣有一定的相通之处,因此人们常将雕版画与绣法相配合,使用彩色的绣线来表现画面的明暗和阴影,使画面色彩更加丰富、真实而有质感。
1.《文姬归汉图》(元) 2.《西厢记》(明)
3.《鲁班绘图》(明代) 4.《红楼梦》(清) 5.《昭君出塞》(现代) 这幅作品是20世纪60年代由著名版画家、雕刻家张书旗先生创作的。他采用高浮雕的手法,用厚实的刀意展现出昭君出塞时步履从容、志气轩昂的形象。整个画面气势恢宏,意境深远。 除了以上介绍的作品外,还有很多优秀的雕刻作品。如《百美新咏图》,这是清末民初文人雅士们集体创作的一幅大型工笔画;《三国故事》,这是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采用传统雕版方法出版的第一部大型连环画;还有齐白石先生的《山水十二条屏》等等,均是我国古代雕刻艺术中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