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知道是否缺钙?
如果仅仅因为“钙片吃起来味道不太好”就拒绝补钙,那就有点因噎废食了(虽然这确实是个值得解决的问题)。 其实,我们人体是可以通过调整机制,让食物中的钙更好地被吸收利用的。比如,在三餐中添加富含油脂的食物,通过油拌、油炸的方式制作菜肴,就能够提高肠道中对钙的吸收率。 不过,最好的方式还是多吃含钙量高的食物。
需要提醒的是,并不是所有含钙量高的食物都适合食用。比如一些腌制海产品,由于含钠量过高,长期食用会对身体造成负担,应该控制摄入。碳酸钙(如钙片)的吸收利用率很高,但是如果胃酸缺乏的人吃了却容易消化不良。选择含钙量高又适合个人体质的食物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我们建议补钙的人群多吃以下食物: 乳制品:包括牛奶、酸奶、奶酪等,它们的钙含量都很丰富; 海产品:海带、紫菜、海藻等含钙量都非常不错; 豆类及豆制品:黄豆、黑豆等含钙丰富而且利用率高; 坚果类:核桃仁、花生仁中含有钙,并且消化吸收率较高; 蔬菜类:雪里蕻、韭菜、油菜、香菜、小白菜、荠菜等富含维生素K,对钙沉积有作用,有助于骨骼健康。
不过,因为钙的吸收利用与人体营养素之间的平衡密切相关,所以除了补钙之外,我们还需要特别注意维生素D和碳水化合物的补充。 维生素D能帮助钙、磷的吸收,还能够调节神经体液免疫,从而起到预防骨质疏松的作用。维生素D主要是经过紫外线照射皮肤合成,还可多吃一些菌藻类食物来补充维生素D,如银耳、蘑菇、紫菜等。
最后需要提到的是,人体每天需要的钙质总量取决于年龄、性别、身体情况等因素,因此并不能以摄入量的多少来决定。例如,体重正常的人体每天只需摄入300毫克钙,如果是60公斤体重的人,每日需摄入1.8克钙。 但要注意的是,这个摄入量是指“满足生理需求”的量,并不是说吃多了会成堆成堆地吸收。 同时,人体对不同来源的钙的吸收利用能力是有差异的。例如,我们对从海鲜食品中摄取的钙质吸收率可以达到40%,而对奶粉中钙质的吸收率就只有3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