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分辨新生狗的品种?

平美璐平美璐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不请自来,作为在宠物领域深耕多年的企业,宠儿生物一直关注着国内宠物行业的发展。对于楼主的问题,我们研究组也一直在思考,并尝试给出一些答案。 以下我们将通过几个方面来讨论这个问题,分别是:

1. 辨别品种的重要性;

2. 常见鉴定方法的局限性;

3. 新技术新方法带来的突破;

4. 未来发展的趋势。

首先,我们来探讨一下为什么需要辨别犬种。 相信题主养小狗的时候一定被父母或朋友叮嘱“多多留意,小心走丢”,而你是否想过,其实大部分走丢的狗狗是因为它们不属于这个城市,它们的基因里缺乏抵御外敌(人类和其他动物)入侵的遗传信息,加上小狗天性好动、嗅觉灵敏,很容易就离开了家。当然,有些狗狗是自行离开的,但也有很多狗狗是被不良分子偷盗贩卖的。 从预防走失这一角度来讲,区分不同品种狗狗的相貌和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照顾自己家的爱犬。

其次,我们来谈谈常见鉴别方法的局限。 前面说到,根据不同品种的狗狗拥有不同的遗传性状,我们可以据此分辨不同品种的犬只。但是需要注意,遗传性状的表达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也就是说,虽然基因能够提供表达某种性状的潜在可能性,但最终是否表现出该性状,环境的作用也非常关键。 这也决定了基因检测等常用鉴定方式存在的局限——它们能够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但却不能作为最终判断的依据。另外,由于人类选择的偏倚,目前的商业基因检测往往只能检测到少量与性状表达相关的基因位点。并且由于物种进化等因素,相同的基因位点在犬类身上可能与人们在人类身上所观察到的情况存在差异。如果仅依靠基因检测作为唯一判断的依据,很可能会带来偏差。 这也就涉及到另一个问题:如何判断检测结果?

我们需要找到一种判断的标准。在这里,我们不妨将已经发表的基因检测的结果作为评判标准,再结合表面特征评估结果进行最终判定。这样做可以尽可能地减少因个体差异造成的判断困难。 最后,我们来说说新技术新方法为鉴定提供的可能。 随着基因组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更多基因位点的测序成为了可能。除了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表型的关联分析以外,群体遗传学的许多方法也能够帮助我们分析基因型频率分布、遗传距离、遗传多样性和基因流等情况,从而进一步推断群体的演化历程。

除了基因组学,其他诸如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的方法也有助于我们从分子水平上了解不同品系的差异。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大多数的技术手段都只能提供潜在的可能性,或者支持性的证据,并不能作为最后判决的证据。

明辉明辉优质答主

在幼犬4周大时,骨骼与毛发都正在发育,头部通常看起来较大,牙齿也未完全长出,走路姿态也不协调,但到了6周大时,许多品种的特征就都会逐一浮现出来,例如:黑色素、斑纹、毛发长度等等。以下是分辨幼犬品种时,几个可资判别的身体部位:

脸:看看犬只的外貌是否为立耳或垂耳,短吻或长吻,并观察其眼睛与鼻头的尺寸与形状,以及犬只鼻头至眼睛的间距为何,同时观察犬只嘴部长相与头颅接合处的关系等。由于短吻犬种有可能会有呼吸的问题,因此短吻犬的眼睛间距通常较宽,而鼻头与眼部的间距较短。

头部与身体:观察犬只头部的形状和骨量,以及犬只的整体建构类型和身体长度。此外,许多犬种在头颅和口吻的长度与关联上有特殊的差异,例如:头颅较短者,通常口吻也较短。同时,考虑犬只背脊的长度,短背脊较常出现在大型犬种中,但通常小型犬种的背脊则较长。

四肢:某些犬种后肢比前肢较长,因此他们的运动方式较流线美观。但通常只有在幼犬8周大以后,才好评估其后肢较长。另外,犬只站立时,也有可能影响你对犬只四肢长度的真实判断。

尾巴:幼犬4周大的时候,尾巴会长得较长,通常要到8周大以后,才能够正确地测量犬只尾巴的长度,并且判断其尾巴是否为下垂或上翘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