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龟身上脱皮是怎么回事啊?

仝卓凌仝卓凌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是正常的物理现象,就像人脱皮一样。 乌龟本身分为水生和陆生两种类型。一般我们养的是水生的种类,这些龟类长期在水中生活,皮肤表面常年吸附着水中的微生物和细菌并形成沉积,为了保持皮肤的光滑,它们需要不断的将表面的鳞片磨掉、脱落再长出新的来替代。这个过程就叫做“蜕皮”。 在自然界中,由于环境因素(如水位、水质等)的变化比人工养殖快很多,因此经常可以看到刚蜕皮的乌龟的皮肤是粉红色的,而且看起来非常嫩,稍微挤压就有血水出来。不过,只要给它们提供一个适当的水质环境,这些都不必担心。过不了多久(几个小时或一天),新表皮就会生长出来,并且逐渐变得和原来的皮肤一样坚韧有力。

当然,如果水质恶劣或者人为干涉(如用手捏),就有可能造成细菌感染而使新生皮肤糜烂甚至萎缩,这种情况是比较少见的。 除了通过观察皮肤判断它们的健康情况外,也可以通过看排泄物判断。正常的情况是,当食物进入消化道后,消化液分泌充分,肠道蠕动正常,排泄物呈条状,颜色为棕黄色;如果消化能力减弱了,排泄物里面会有没有消化的食物残渣,呈浅灰色或灰白色,且较为软烂;如果有细菌入侵,则可能会有粘液或脓液,而且颜色会发白、变黄,出现这种异常情况,就需要及时更换饲养环境了。

戎海蓝戎海蓝优质答主

龟类的表皮是由角质层、表皮层与真皮层三部分所组成。最外部的角质层与表皮层是皮肤的附属器官即鳞片的着生部位,龟类的鳞片在不断生长,当新鳞片生长出来,老鳞片便会从龟壳上自动脱落,形成脱皮情况。

由于饲养水质以及所处环境的干燥度不合适宜,容易造成老鳞片不能正常的、及时的脱落,而新的鳞片则在老皮的底下生长出来,从而形成“夹皮死”现象。“夹皮死”现象是龟类在换壳期容易出现的病症,如果不及时抢救,龟会因此而死亡。

在春、秋季节最容易发生,尤以秋末冬初,由于温度下降,空气变干燥而更容易引发该病。该病大多发生在龟头部,病龟的嘴不能合拢张开,严重影响进食,如果波及眼部,将导致眼睛无法睁开。

该病的防治,一是要将病龟放在25-30℃的温水中浸泡20分钟左右,然后擦干体表的水分,用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或高锰酸钾溶液),徐徐从病龟的口内注射,使龟的口部得以冲洗,最后将龟放在洁净的水中浸洗,使之排尽污物。二是加强管理,防治“夹皮死”现象的发生,主要还是从龟的生活习性着手,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例如在春、秋饲养季节注意加温保湿,在夏、秋高温季节保持水质清洁,经常冲洗清洗饲养工具,经常清洗龟的体表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