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身上好多白点?

达莲桐达莲桐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是寄生虫,叫异尖线虫,也叫海兽胃线虫,属于寄生虫中的线虫纲蛔目的异尖科,和我们比较熟悉的蛔目的寄生虫类似(比如蛔目蛔科的蛔目蛔),在鱼类和海洋哺乳类的消化道里都可以找到。 据我了解,现在还没有人研究过野外自然界的异尖线虫分布情况。但根据已有的研究结果来看,异尖线虫主要寄生在海鱼的消化道里,也寄生在海洋哺乳类动物的消化道里[1],不过也有报道说在淡水鱼类(罗非鱼)的消化道里有发现[2]。

图片上是异尖线虫的幼虫形态,成虫形状和幼虫有很大区别。 异尖线虫的幼虫生活在海洋中,主要的食物来源是海水中的浮游生物,当它以浮游生物为食时,由于身体可以蠕动,可以不停地来回摆动头部和在肠道内打转,这样可以帮助它吞下食物并把不消化的食物残渣排出体外;但当它被吞入消化管道较狭窄的鱼类或者海洋哺乳类动物体内后,只能随着食物往下走,不能随意移动了,这就是异尖线虫开始作妖的时候了。

因为异尖线虫喜欢偏酸性的环境,所以它能在胃肠道里生长繁殖,而不喜欢的偏碱性的细菌则无法生存。同时,由于异尖线虫的身体上具有倒刺,可以在消化道里蠕动时刮取消化液中的营养物质供自己吸收利用,而不爱吃的食物则只能留在消化道里逐渐被消化液分解后变成小分子物质再被吸收利用。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步骤来杀灭异尖线虫:首先,调节好胃肠道内的酸碱度,降低其对酸的敏感性而增加对碱的耐受力;其次,杀灭胃肠道里的细菌,减少细菌生长繁殖所消耗的营养物质,给异尖线虫一个“饥荒”的环境从而削弱其活性;最后,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杀灭异尖线虫,或者服用抗寄生虫的药物控制感染。

党西蒙党西蒙优质答主

在养鱼的过程中,尤其是小鱼苗阶段,鱼类容易出现白点病,白点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鱼病,发病的初期不太明显,当出现多点状后传染特别快,大面积感染该病后,病情恶化,治疗不及时容易有大批死亡的情况。 鱼类白点病的病原体为小瓜虫以及流行性三代虫,适宜生长的温度在20度到25度左右,水温升高后该虫体生长发育加快,越容易在水体中繁殖,成为引发严重爆发疾病的主要原因。

白点病的症状

当水质条件恶化或者水温偏低时,鱼体容易感染白点病,它的病原体是小瓜虫和三代虫。该病发病初期的时候肉眼不一定能看清病灶,可以拉网检查或者在暗处借助手电筒的强光照射下观察,能够发现鱼体以及鳍条上有白色针尖颗粒。病情进一步恶化后,白点会不断增多,遍布周身,甚至在鱼的头部以及鳃部也会出现。随着更多的虫体寄生在鳃部和皮肤上,导致鱼体呼吸困难,身体粘液分泌异常,游动缓慢,独游于水体表层或者角落,因为身体瘙痒而不断的摩擦池底、池壁等,尝试通过磨擦的方式来缓解身体不适感,但更会导致体表擦伤,容易继发水霉病。当小瓜虫形成虫囊后呈白色小点状突出于皮肤表面,圆形,在夜晚的时候虫体会陆续从囊中爬出,成为新的传染源。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