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耳朵要拉拉吗?
刚出生的小宝宝,由于耳道狭窄,耳朵内有较多的分泌物,如果家长不及时清理,很容易造成耳道及中耳的感染。 对于新生宝宝而言,在护理耳朵方面,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不能用发夹等物去夹婴儿耳朵里的耵聍(俗称“耳屎”),以免损伤婴儿听力;
2、不能用手去抠婴儿的鼻孔和耳朵,以免引起细菌感染导致发炎;
3、给宝宝洗头洗澡时,尽量避免让水中进入宝宝的耳朵内;
4、宝宝哭闹不安或睡觉时不踏实时,应及时检查是否因为耳朵疼痛引起的,如果发现异常要及时治疗。 家长在照顾宝宝时,还要尽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保持环境安静、舒适,避免让宝宝处于嘈杂的环境中;
2、帮宝宝纠正偏侧睡姿,以免头型扁平;
3、注意口腔卫生,喂奶后需用清洁纱布擦洗口腔;
4、对于易过敏体质的宝宝,需注意远离过敏源,父母要做好预防工作;
5、保证充足的睡眠质量,以利于发育。
新生儿在娘胎里呆久了,难免会有一些不舒服的症状出现,特别对于某些器官的使用率过低,导致有些器官的肌肉过于紧张。如新生儿的耳朵,由于在妈妈的子宫内没有足够的空间,不能使小耳朵充分地伸展开来,且长期向内一个方向收缩,所以宝宝出生后,大多耳朵都向里边缩着,看起来很小,不像大孩子的耳朵那么饱满和外置。如果用手向外拉宝宝的耳朵,就可以看到宝宝的耳朵完全能够恢复正常,而且拉起来也没有疼痛之类的反应,所以可以考虑进行拉耳朵的保健活动。
方法:由于宝宝刚出世还不会主动配合我们所做的一切,所以拉耳朵时要非常轻柔,动作太大可能会不小心弄痛宝宝,导致宝宝不再配合。建议妈妈可以在每天临睡觉时,宝宝非常安静、放松的时候进行。妈妈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别夹住宝宝的左右耳朵,将耳朵自内向外提起。每次可连续各拉10下。一般坚持每天给耳朵拉伸一次,5天左右就可以看到比较明显的效果,而且拉起来也会越来越轻松,之后就可以逐渐减少拉耳朵的频次,改为3天一次,一周一次,直到宝宝的耳朵完全得到矫正。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个新生儿都一定要拉耳朵,只有那些耳朵比较明显内缩,不拉伸时很难恢复到正常状态的宝宝才需要做此项保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