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眼睛白兔是什么品种?
这个吧,有点复杂 首先我们得知道,毛色是基因调控的结果,决定毛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毛色基因的载体为基因组DNA。 所以呢,我们可以这样来思考这个问题,先确定红眼是显性遗传,再确定白兔是否是纯合隐性(9,10-B),最后判断杂交后代是否可能出现红眼(这里只考虑了两种颜色,但实际有无数种) 因为白色是隐性,所以可以推测9,10-A的基因型是BB或者BA; 因为红色是显性,所以可以推测9,10-C的基因型是CC或者CC。 现在我们来研究不同基因型的个体表型(即毛色),由于雌雄配子基因型可以自由组合并且生殖隔离不存在,所以我们只研究一种基因型的个体即可,比如9,10-C的CC个体与9,10-C的AA个体交配,它们的后代会有四种可能: Cc、Ca、cc、aa,显然这四个类型中只有Cc才有红色表现,其余三种均表现为白,由此我们可以得出9,10-C的基因型为CA或者CC,同理可证9,10-A的基因型为BA或BB。 现在我们把9,10-C的基因型定义为P3,把9,10-A的基因型定义为P2,根据遗传平衡定律,P3P3, P2P2, P3P2杂交后所得的后代,每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为1/4,那么当出现红眼的时候,其基因型必然是P3P2。
至此,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如果父母一代都是红色眼,则后代一定是红眼,如果一代一方是红色方,另一方是白色,则有1/2的几率出现红眼,若是双方都是白色,则后代不可能出现红眼。 而上述问题的难点在于如何验证9,10-A和9,10-C两个基因的存在。 幸运的是这两个基因此次实验过程已经提供。因为在动物体内存在同源染色体,而染色体的形态结构是有差异的,所以可以通过观察细胞内同源染色体的情况来鉴定这两个基因的存在(若两个基因都不存在,则同源染色体不会分离) 还可以用RNA分子进行鉴定。
总之,这个实验最终证明了遗传物质的突变是可以影响表型的,也就是说遗传变异性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 如果没有突变,物种就不会进化! (突然觉得孟德尔好苦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