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第几天打疫苗吗?
出生24小时以后,宝宝出院时医院会发送接种通知单的(一般有蓝联、红联两种)。家长可以根据接种通知单上的时间、疫苗名称和针数、接种单位等信息去给宝宝接种疫苗了! 注意:如果家长收到的是红联单,那么说明宝宝此时正在处于乙肝免疫程序中的“接种”阶段;如果家长收到的是蓝联单,则证明宝宝现在正处于“随访”阶段!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地区、甚至每家疫苗接种单位制定的免疫程序都不尽相同,家长们收到单子后需要仔细查看,看是否与孩子接种证上的信息相符,如有不清楚的地方要及时向医生或接种工作人员咨询!
常见疫苗的接种禁忌 目前我国免疫规划疫苗包括14种,自费的疫苗包括6种,共20种。其中部分疫苗除注射剂型外,还有口服制剂,具体接种方法还需遵医嘱。 而对于这20种疫苗的接种禁忌,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 对疫苗含有的任何成分严重过敏者,如鸡蛋、青霉素等;
② 急性传染病患者,如流感、肝炎等;
③ 神经系统疾病者,如脑炎后遗症、癫痫等;
④ 先天性免疫缺陷病患者;
⑤ 慢性病的急性发作期,如糖尿病、高血压等;
⑥ 重度营养不良、严重贫血者;
⑦ 年龄不足对应疫苗起始接种年龄的幼儿;
⑧ 孕妇。 除了以上八种情形外,大多数情况下,家长都可以放心带宝宝去医院接种。
新生儿出生24小时之内就要注射乙肝疫苗,因为新生儿很容易受到乙肝的感染,尤其是母亲患有乙肝的时候,胎儿更易携带乙肝病毒。新生儿必须进行乙肝疫苗接种,以有效预防乙肝的发生。
一般情况下出生24小时内注射第一针,这个没什么要特别说的。
出院前或最晚出院后两周内接种卡介苗,这是用人工方法使婴儿获得对结核病的抵抗力。建议出院前接种,越早接种,越早产生抗体,婴儿就越早得到保护。卡介苗一般在婴儿的左上臂三角肌接种,接种疫苗后的反应主要有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两个方面:
局部反应:接种2周左右,局部可出现红肿,其后红肿处中心形成脓疱。3—5周脓疱破溃,排出少量脓液,此后疮口结痂,一般需6—8周愈合,留有瘢痕。
全身反应:有些人在接种后3—4周左右可有轻度发热,少数人可伴患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均属于正常反应,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必要时可对症处理。如果出现高热等其它症状,应该及时到医院诊治(但需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发热等)。
有的婴儿接种卡介苗后可能不出现局部反应及全身反应,可能是接种失败,需补种。
出生后满1个月接种第2针乙肝疫苗,满2个月时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脊髓灰质炎现在已很少见,它是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疾病,病毒主要侵犯神经系统,可导致部分或全部肌肉瘫痪,最常受累的部位为下肢。如果不能及时预防,将使儿童终身瘫痪,所以及时接种此疫苗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