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肚子有虫是不是就吐?
蛔虫病和绦虫病都会使狗呕吐,但并非一定会吐。 驱虫药可以驱杀体内的寄生虫,一般建议6月龄以上的狗服用一次,以后每1年服一次;6月龄以下的幼犬应每2个月服一次。 目前常用的体内驱虫药包括:拜耳(用于驱除蛔虫、钩虫等)、汽巴(用于驱除蛔虫等)、快乐红糖(用于治疗蛔虫感染)等。 驱虫药的用法用量请按照说明书或遵医嘱。如果使用过程中出现大便带有血丝,则需停药观察,有可能是药物刺激肠道所致。
由于不同品种的狗对蛔虫、钩虫的易感性不一样,因此使用前最好先做试药,确定有效后再给狗服用。如果服药后3天不见效果,则需要换用其他驱虫药。 在驱除体内寄生虫时,需要将狗所吃的全部食物和水都清空,空腹8个小时以上才能喂药。服药后的前3-4天内不要给狗吃肉类食品,以免残留的虫体被消化液分解,导致驱虫失败。 如果怀疑狗已患体内寄生虫病,可先喂它适量快乐红糖,若症状未见好转,再按照上述方法驱虫。 一般来说,驱虫的效果都是不错的,但有时仍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形:比如有的狗会对某些杀虫药过敏,这时应立即给它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并立即送到动物医院治疗。
至于体外驱虫,主要是指驱除虱子、跳蚤之类的体外寄生虫,市面上常见的体外驱虫药主要有:福来恩、爱沃滴、大宠爱和超威灭螨灵等,使用时可直接滴在狗狗的皮肤上即可。不过要注意的是,体外驱虫的药量一般都很低,所以不会产生毒副作用,但是,一旦药量偏高,则会造成中毒现象,如厌食、呕吐、腹泻以及脱毛等症状。
另外,有些虫子只寄生在狗的皮下组织中,而体外驱虫药无法杀死这些虫子,因此在使用体外驱虫药之前应先给狗注射抗凝血剂,待虫子死亡后再驱除。 在给狗进行体外驱虫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药物的有效期,且不能混合使用不同的驱虫药。
(2)给狗外用驱虫药时,要先给它戴上项圈以防舔食。
(3)用药后要及时清理狗身上的死蜱虫和其他分泌物。
(4)当狗患上皮肤病时应慎用体外驱虫药,因为此时它的皮肤抵抗力下降,外用的驱虫药容易侵入皮下组织而造成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