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肚子里虫子太多?
宠物体内外寄生虫,是困扰养宠人的重要问题之一。 1 为什么会得虫病呢?
当宠物与外界接触的时候,就可能被体外寄生虫的幼虫或虫卵污染。如果宠物舔食了含有幼虫的土壤、尘埃,或者吃了被卵污染的食物和水源时,就可能感染这些体外寄生虫。有些寄生虫通过母体传播给幼崽,例如蜱和弓形虫,有些则可能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如虱子);还有一些则是通过消化道传播(如蛔虫)。而体内寄生虫的传播方式就相对比较复杂一些,除了可以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之外,还可以通过食物及饮用水等间接传播。
2 如何避免得虫病?
首先,要做好宠物驱虫工作!定期为它们进行体外驱虫,每月一次即可,夏季可每周一次。目前市面上常见的体外驱虫药主要有福来恩喷剂、大宠爱、爱沃克三种,其中第一种为非滴剂,可直接喷洒,后者两款均为滴剂。 至于体内驱虫药,则需要根据宠物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具体可咨询商家或宠物医生。一般来说,猫咪建议三个月做一次体内驱虫,狗狗建议一个月做一次。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要根据宠物自身情况而定。
其次,还要做好宠物个人卫生护理。每天帮宠物梳理毛发,将掉落的毛发及时清除干净。另外,要定期用犬猫专用的沐浴露帮主子们洗澡,洗完后要及时吹干毛发,防止着凉感冒。 同时,不要与别的宠物混养,尤其是有体外寄生虫的宠物应尽量避免与其它宠物接触,以防交叉感染。外出遛狗时也要做好防护,最好戴上牵引绳,减少与外面的流浪动物近距离接触的机会。 日常饲养中,注意保持室内环境的卫生清洁,勤打扫卫生与消毒,不给体外寄生虫提供生存环境。另外,还要加强宠物的营养补充,提高其免疫力,抵御外来有害物质的侵袭。 3 发生虫病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不同种类的体外寄生虫感染后会有不同的临床症状,比如螨虫病常伴有严重脱毛并导致皮肤炎症反应,而蚤病等则会导致瘙痒、疼痛,并且引起贫血等现象。 而对于体内寄生虫来说,多数情况下宠物并不会出现任何的症状,但若是体内寄生虫数量过多就会导致营养不良等情况的发生,甚至还会直接威胁宠物生命安危。因此,若发现宠物出现消瘦、食欲不振、腹泻呕吐等症状时就要警惕是否是体内寄生虫所导致的,此时应及时带宠物去医院进行检查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