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异食癖是什么原因?
异食癖(Pica)是动物通过非正常摄入来获取营养或缓解压力的行为,通常由体内营养物质缺乏、环境刺激和遗传因素引起[1] 。 尽管在宠物中很常见,但尚未全面研究导致异食癖的原因[2] 。一些研究认为,由于不同宠物的生理差异,它们对营养素的需求也不同;因此,如果食物配方未满足这些需求,则可能导致异食癖的发生 [3] 。
当异食癖发生时,犬猫通常会通过咀嚼、吞食、舔舐和吞食异物等行为获得物质以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成分。而异食癖的常见“食物”包括:毛发、泥土、塑料垃圾、骨头、粪便、油漆、树皮等。还有咬指甲、咬玩具、啃咬家具等破坏行为[4-5] 。
研究表明,犬猫出现异食癖与多种因素有关。例如,低能量饲料中某些氨基酸比例失衡可影响犬的食欲和行为;维生素、矿物质或其他微量营养素的长期缺乏也会导致异食癖的出现[6–7] 。心理和社会学因素也会影响犬猫的健康状况并增加其应激反应水平,从而加剧异食行为的频率。遗传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可能会导致异食癖的形成和发展[8] 。
虽然异食癖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但在不同的环境中发生率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野外环境中,狗的异食率约为90%,而在城市环境中为4.6%到56.9%不等;对于猫而言,该数值则为60%~90% 和12.4~84.2% [9,10] 。根据文献记载,犬的异食率在不同品种、年龄、性别上存在一定差别,其中幼龄犬比老龄犬更易发生,母犬较公犬易发,短腿犬种多于长腿犬种。而猫的异食率在各种类之间没有显著区别,且不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11] 在饲养方式的不同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宠物医院的病例显示,医院附近饲养的宠物异食率明显高于公园及居民区饲养的同类,这可能是因为宠物经常受到人的投喂,从而导致它们形成了不正常的饮食习惯,一旦主人停止喂食,便会出现异食情况。而且家养的宠物流通渠道比较单一,一般只从购买者手中获取食物,缺少自然界中其他食物来源,这也可能是造成异食的原因之一。
目前并没有公认的有效的治疗措施,只能通过日常生活中的预防去避免此类情况的出现,需要饲主在日常生活中给予爱宠足够的关注,定期为它检查身体,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同时也要尽量避免给爱宠吃人食。还可以多给予爱宠一些磨牙零食,帮助缓解口臭、牙齿结石等问题。